
吃飽飯,我們散步來到盧廉若公園.

中途經過商店街.

每個商店門口都有一個門口土地公.

店家每天開市都要上香.

每家都有,只是繁簡不同.

澳門的婚紗店.

黃牆裏就是盧廉若公園.

盧廉若公園(葡萄牙語:Jardim de Lou Lim Ioc,古稱娛園;又稱盧家花園或盧九花園;簡稱盧園),是位於澳門的頗具蘇州獅子林風格的園林,花園的歷史價值已為澳門政府所評定。是港澳地區唯一具有蘇州園林風韻的名園。此園曾被稱為是澳門三大名園之一;1992年,更被評為澳門八景之一。



25號公車是我們最熟悉的.
明天會示範怎麼搭.

今天休館.

澳門茶文化館建築面積1,076平方米,連地庫共有三層。一樓主要展示大量珍貴的茶文化遺產,諸如茶詩、茶聯、茶畫、茶樓、茶莊、茶社、茶館、茶亭、茶商、茶人、茶藝以及茶俗等。二樓則為供客人品茗的地方。


少見的新大樓.

盧廉若是中國人,
盧九長子。名鴻翔,號廉若,祖籍新會,是澳門著名的慈善家和教育家。

1878年生於廣東新會鄉間,17歲補新會縣弟子員,在鄉中創組義學,倡辦普仁堂,後遷居澳門,繼承父業。也承投澳門山票、鋪票,經營煙賭,且是南洋菸草公司大股東,寶亨銀行兩大老闆之一。清末,盧廉若與同人籌資,創辦澳門孔敎學校,招納貧苦少年入學。 1
孫中山與盧家合影
913年澳門商會成立後,被選為主席。 1913、1919、1921及1923年被推舉出任澳門鏡湖醫院總理。 盧廉若支持孫中山革命,曾於1912、1913年二次接待孫中山訪澳,下榻盧園春草堂。盧廉若一生獲清廷誥授資政大夫、花翎一品頂戴、浙江補用通禀貢生。
1913年獲葡國三等嘉章。
1925年4月13日獲葡國政府基督一等勳章。
1927年病逝於澳門。

這是公園內部,真的處處有蘇州庭園的味道.

盧九逝世後,身為長子的盧廉若繼承了父業,除經營娛樂業外,還向商界發展,名聲遠超過其父輩。盧廉若自小拜南海潘衍桐學士為師,篤志好學。他認為澳人子弟多有貧苦,應該給予教育,倡議籌款設立孔教學校,制定章程,分中、小學,盧廉若出任校長,培養出大量人才。慈善性質的鏡湖醫院也有盧先生的功績,他出任董事長,救災卹鄰,使之與香港的東華醫院並稱於世,所以被推崇為澳門商會第二任主席。以前澳門的清平戲院、寶誠銀號、長春閣藥店、九如押店均是盧先生經營的商業,現時的盧廉若公園前身就是盧先生修建的私家花園“娛園”。由於他在澳門的功績,葡國政府曾授予他一等十字勳章。 盧廉若交遊甚廣,除澳葡當局人士外,他還認識許多滬、港、澳各界人士。辛亥革命後,盧氏曾捐資支持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動。1912年4月,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5月由香港抵達澳。另外他還與不少革命人士常有往來,如許崇智、葉劍英、廖仲愷、何香凝、李濟深、蔡廷楷、陳濟棠等。盧先生見義勇為之事也廣為流傳。因此1915年黎元洪大總統令賞給他“三等嘉禾”章及“樂善好施”匾。1913年澳門商會成立後,被選為主席。1913、1919、1921及1923年被推舉出任鏡湖醫院總理。盧廉若一生獲清廷誥授資政大夫、花翎一品頂戴、浙江補用通禀貢生;1913年獲葡萄牙三等嘉禾勳章;1925年4月13日獲葡萄牙政府基利斯篤一等勳章。 1927年6月17日,盧廉若逝世。出殯日,全澳下旗致哀,澳督夫婦步送,送葬者超過千人。遺體由澳門船運至廣州白雲山安葬,時值廣州起義,12月4日方葬於盧家山,此墓地乃其親家廣州富商陳俊文所贈。盧廉若墓現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二十年前重修落成的盧廉若公園,原稱娛園,在幾十年前是本澳三大名園之一,由大賭商、澳門商會和鏡湖醫院慈善會的值理會主席盧廉若斥資興建,始於築於一九零四年,歷廿年才於一九二五年陸續建成。其規模之大為澳門私家花園之最。一九七三年由澳府收購後重建為公園,於一九七四年九月正式啟用。現面積雖已不及原娛園的四分之一,但仍以具蘇州園林及南方園林融匯一體的特色而遠近馳名。一九一二年五月下旬,孫中山訪澳三天,舊地重遊,應邀下榻盧園的春草堂,並在盧園會晤澳督主教等中外人士。

所以是由政府買下,但目前規模只有原來的四分之一.

蘇州林園中的太湖洞石,
這是在河中經水沖刷而成的.


盧廉若公園以"春草堂"水榭廳堂為園中建築的主體,通過堂前的一口池塘,迂迴的曲橋、挺拔的石山、幽靜的竹林、淙淙的瀑布、交錯的迴廊,彷如一幅有聲有色的立體畫。園中假山堆成奇峰怪石,崢嶸百態,頗具蘇州獅子林規模;靠近九曲橋的假山,小徑迴旋,棧橋橫懸,瀑布溪水,緩緩瀉下,引人入勝。池塘寬廣,夏日荷花盛開,搖拽生姿;塘畔柳絲低垂,隨風飛舞,景色怡人。

因為只有四分之一大,且我在中國看過太多代表性的蘇州林園,
所以不足為奇.

也有外國人來參觀.

對面就是培正中學.

培正大部分校區都是娛園的一部分.
娛園的主建築,現在也成為培正的校舍.



太湖洞石.

氣溫只有6度,老公冷得發抖,
早上叫他穿羽絨衣,他嫌麻煩,
現在知道冷了!

人壽亭.


主建築就是後面綠色的樓,現在都歸培正中學.

這個建築我們沒有進去看,
可能要繞一下才能進去.

但老公急著回皇都穿羽絨衣,所以我們隨便看一下.
鐵齒的人就是會找麻煩.
他太輕看澳門的溫度了.



目前的主建築應該是這裏.


真正的主建築在培正中學裏.




象徵「平安」的瓶門.
台灣板橋林家花園也有.



還好皇都離很近,
下集可以看到皇都的房間,
很讚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