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公是一位旅遊達人,
如果不是他,
我和爸爸有許多地方根本不會去,
像拜訪小白鶴,
對爸爸而言,只是去看一隻鳥,鳥有什麼好看的?
但老公卻會看報紙而行動,
現在就來看看那隻西伯利亞來的金山小白鶴.
美麗的海岸.
只是一個普通的週六,
如果我們不找爸爸出來走走,
他可能又關在家裏一天,
所以即使只是一隻小白鳥,
我們也要強化牠的可看性.
看爸爸那個樣子,就是很勉強來的.
完全吸引不了他,
他說這種白鳥在「洲仔」(我爸爸出生的老家,一個很鄉下的地方)很多啦!
老公一直跟他說,這隻不一樣,是從西伯利亞來的.
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金山小白鶴的故事.
金山小白鶴,是指一隻迷路飛到台灣的白鶴,在新北市金山區受到保育人士照顧,而至2014年12月起停留迄今(2015年5月)的事件。白鶴雖然屬於遷徙鳥和越冬鳥,但台灣向來不是白鶴的過冬區,此次白鶴至台灣過冬事件,也引起了俄羅斯媒體《西伯利亞時報》(siberian times)的注意,而至台灣進行專訪。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丁宗蘇接受訪問時稱,由於台灣被列為禽流感疫區,目前暫時不能讓這隻白鶴放飛回到西伯利亞或中國大陸。
長鏡頭和腳架是基本配備.
而且寒風冷冽,
他們一直在此佇足守候.
這塊農田因為小白鶴的關係,
都不投放農藥和化肥,
是純然有機的農田.
也因如此,這裏出產的小白鶴稻米價格很高,
算是互利互惠.
抬頭啊!小白鶴!
怎麼一直埋首覓食?
爸爸看到這麼多人和這麼美的山景,
也漸漸接受我們兩個追鳥的神經病,
因為神經病還滿多的.
其實白鷺鷥深坑很多,
有時甚至可以在高空中看到老鷹.
白鶴(學名:Grus leucogeranus),又稱西伯利亞白鶴(英文:Siberian White Crane)或雪鶴(英文:Snow Crane),是鶴科的成員之一。白鶴又分為東部、西部兩族群,現存99%的白鶴都屬於東部族群,主要居住在薩哈共和國一帶,冬季時會飛到中國大陸的鄱陽湖避冬,但在三峽大壩落成後,白鶴的棲息地消失,現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物種。
近看小白鶴的臉是黑色的,
眼睛無眼神,像是瞎子一樣.
不知白鶴會不會覺得孤單?
台灣並沒有這樣的物種,牠的朋友都遠在西伯利亞.
牠沒有表情,沒有眼神,
鳥的腦容量很小,應該不會想太多吧!
後面的山景非常美!
又有人陸續來看小白鶴,
當天氣溫約只有12度.
原來小白鶴小時候不是白色的,
牠離家6千公里,
剛來的前40天都吃福壽螺,是效率最高的國際除螺機,
後來農民又放了一些魚蝦讓小白鶴吃.
這裏出產的有機米叫「金山熊鶴米」,
請大家捧場鼓勵!
溼地是保育重點.
沒有溼地就沒有候鳥.
好了!
接下來要去大家都很有興趣的地方.
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