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我後面的大橋是不是很壯觀?

這就是著名的南京長江大橋,又名「爭氣橋」.

 

南京長江大橋是長江上第一座完全由中國設計、建造及採用國產材料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因而在中國橋樑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現在來聽聽關於南京長江大橋的故事吧!

清晨要離開南京金陵大飯店.

我正發著高燒,一臉病容.

還好今天是旅遊的最後一天,真是歸心似箭!

今天的主要景點是長江大橋,

我們來到這個大橋公園.

長江大橋是毛澤東在沒有蘇聯幫助下,由中國人獨立完成的大橋,因此意義重大.

一樓有許多共產黨的展覽品.

好多團員都跟我一樣感冒,發高燒,但還是勉力參觀.

長江大橋的開通背景是20世紀初開通的滬寧鐵路津浦鐵路在南京被隔斷在長江兩岸無法貫通,過江客貨都要乘船擺渡,嚴重影響了運輸效率。

民國初年,北洋政府和南京國民政府都曾請法、美兩國專家研究建橋,但均認為長江「水深流急,不宜建橋」。

此後,國民政府又先後於1936年和1946年兩次考慮建橋,但因抗日戰爭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而作罷。1933年10月22日,下關煤炭港至浦口開通了中國首個火車輪渡,1949年前後運力為每日20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將運力提高到1958年的每日100渡,但仍不能滿足運輸需求,長江天塹成為京滬鐵路的嚴重瓶頸。

1956年,武漢長江大橋還在建設之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又做出了在南京建設長江大橋、貫通京滬鐵路線的決定。

武漢大橋的設計施工是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進行的,而南京大橋的設計工作全部由中國完成。

毛澤東主席曾詢問大橋工程局局長彭敏,是否還要請蘇聯專家?

彭敏回答不需要,讓毛澤東主席很滿意。

中蘇關係破裂後,中國決定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依靠自身力量完成大橋的建設,鐵道部發動全國有關方面共同攻關。

1960年,中國向蘇聯訂購1.399萬噸高強度低合金鋼用於大橋鋼樑,

然而由於中蘇關係破裂,從蘇聯進口的部分鋼材不合格,蘇聯後來更拒絕供貨。

1961年,中國決定使用國產鋼材,走自力更生的道路。

1963年,鞍山鋼鐵公司成功研製出符合要求的「16錳」橋樑鋼,生產該型號鋼材1.4萬噸,保證了大橋鋼樑的架設。
 

我們買票搭一個專用電梯到大廈頂樓觀看南京長江大橋.

當時,在長江大橋建成前,每天有數千名南京市民在大橋工地義務勞動。

大橋建設者熱情高漲,南北引橋分別於1965年10月和1966年底架設完成,1966年4月9座正橋橋墩竣工,11月開始從兩岸相向架設正橋鋼樑。

1967年8月16日正橋合龍,22日竣工。

1968年9月30日,鐵路橋首先通車,南京市五萬多軍民舉行了隆重的通車典禮,同時大橋的配套工程南京火車站也舉行落成典禮。

10月1日,上海鐵路局正式接管鐵路橋並開始運營,凌晨3時,從福州開往北京的46次快車成為鐵路橋上通過的第一列客車。

1968年12月29日,公路橋正式通車,南京長江大橋全線貫通。

由於南京長江大橋是第一座完全由中國人建造的長江大橋,

所以中國國內普遍把大橋看作「自力更生的典範」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稱之為「爭氣橋」。

毛澤東說:這是中國人自己建的大橋,因此永遠都不跟中國人收費.

1969年,郵電部發行《南京長江大橋勝利建成》郵票一套4枚作為紀念。

9月21日,毛澤東視察了南京長江大橋。

1985年,大橋獲評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描寫南京長江大橋的同名文章被編入中國大陸小學語文課本

這樣知道長江大橋對中國人的意義有多重大了吧!

在我後面的是公路,下層是鐵路,等一下我們會看到模型.

雖然這些雕像可以看出共產國家的濃厚氣氛,但的確相當美!

南京長江大橋是第一座完全由中國設計建造並基本採用國產材料的特大型橋樑,因而在中國橋樑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該橋是南京的標誌性建築、「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曾經以「最長的公鐵兩用橋」被記載入《金氏世界紀錄大全》。

為保證橋下能通過萬噸海輪,大橋原設計淨空高度為26米。

有部門提出淨空高度24米就可以保證萬噸海輪通過,交通部部長王首道主持了對24米淨空高度方案的討論,鐵道部在修改設計方案時採納了24米的方案

但海軍和航運部門對此有不同意見,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召集有關負責人研究後,決定淨空維持24米。

此後反對意見依然沒有平息,最後由周恩來總理拍板決定淨空高度為24米。



長江的運輸非常繁忙,

這些大概就是從橋下通過的萬噸巨輪吧!

好了!我們再搭電梯到一樓簡報室.

因為搭電梯要收門票,所以這裏的電梯平常是鎖著的,有人搭才由服務員開啟.

毛澤東說「過橋不收錢」,可沒說「看橋不收錢」.

這就是長江大橋的模型,可以清楚看出是上下兩層,

上層是公路,下層是鐵路.

長江大橋的建造有許多困難的技術,大家可以去看維基百科的記載,有許多幕後英雄.

因為長江水深流急,鋼材強度和技術都是一大考驗.

當時毛澤東就是在這裏聽取簡報.

為了紀念當時的盛況,該紀念館還保留1968年毛澤東聽簡報時的沙發.

這是長江大橋的畫作.

好了!看完大橋,我們被引到一個墨耕軒.

這是賣工筆畫作品的據點.

工筆畫,是中國畫的一種畫法,講究技法工整細緻。

會畫在鼻煙壺等器物上.

因為勾勒相當精細,所以眼力要很好,工筆畫家大約在40、50歲以後就無法作畫.

這是空白的鼻煙壺,要在裏面畫畫,很困難吧?

欣賞畫的人,還得拿放大鏡才看得清.

這位就是工筆畫家長風.

在這裏買作品,可以得其親筆簽名的證書.

這是室外的一些工筆畫屏風.

仕女人物大多取材自紅樓夢.

的確很美!

工筆畫可以細分為工筆白描和工筆重彩兩大類,

前者不用色,單以勾勒圖畫,代表作有李公麟的《五馬圖》,

後者用重彩顏料,所謂重彩即為天然礦物質顏色為主.

整個一樓的展場都充滿標語.

走到室外,這很可能是長江大橋的橋墩,但當時忘了細看.

只知道很漂亮,先拍照再說.

我喜歡寫遊記的原因,是回來可以查一下維基百科.

像在看長江大橋當天,任憑地陪說得口沬橫飛,我還是不了解長江大橋跟毛澤東的關係,

回到家一查,才知道原來就是那麼艱困,才彌足珍貴!

有解放軍走過來.

沒錯!這就是長江大橋的橋墩,還有毛澤東的題字.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毛澤東

中午我們要在長江邊上吃飯.

這裏叫五馬渡.

五馬渡江,指的是中國西晉311年遭逢永嘉之亂,不久晉愍帝前趙俘殺,西晉滅亡時,五位晉朝宗王渡過長江,最後於建業(今南京)建立東晉王朝之事

這五馬包括:

 


 

長江離我們好近好近!

江上有許多船.

江的另一邊都是石頭山.

我因為生病,所以沒心情拍菜色.

吃飽飯出來,剛好遇上潑婦罵街,聲音震耳欲聾.

可能是在罵躲在這家公司裏的老公,老公不敢出來,同事出來也止不住怒火,

聽過這樣的罵陣,

相信我!台灣潑婦都是不夠看的.

好了!要回家了!

要回到和善又乾淨的寶島了!

這是五馬渡的五匹馬.

老共就是這點好,雖然是晉朝的典故,他們也會做幾個銅雕,讓我們更有臨場感.

難怪他們的觀光財賺飽飽!

揮別長江!

揮別中國廟宇!

揮別古城牆!

終於在半夜回到台北甜蜜的家!

這次的感冒足足讓我病了20天,

大家都覺得是霧霾惹的禍!

不過經過此次的中國旅遊,

讓我十分看好台灣的前景.

過去十年來,大陸的經濟突飛猛進,物價、薪資不斷高漲,

台灣則像忍者龜一樣停滯不前.

但盛極必衰,

由最近的製造業和服務業PMI看來,

中國開始下滑、台灣開始上揚,

似乎台灣的衰運和低薪已經走到頭,

換我們這塊乾淨的寶島要反攻了!

大陸有爭氣橋,

台灣也要有爭氣的優質生活.

下週我要介紹美麗的帝品苑,

助群營造今天開工了喔!

我們下週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yc0963014545 的頭像
    cyc0963014545

    記者莊雅珍台北報導

    cyc09630145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