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到南京必看的景點非中山陵莫屬.

今天就要帶大家來看看國父的陵寢.

到達南京,漸漸脫離霧霾的魔掌.

南京有一種雨花石,非常有名.

這個雨花開發區是新區,我們的酒店就在這裏.

安徽住金陵大飯店,到南京也是住金陵大飯店.

感覺上安徽金陵比較豪華.

下行李之後,我們就要前往南京中山陵.

這是金陵飯店的門口水景.

南京雖是許多朝代的古都,但定都在南京的,國祚都不長.

像朱元璋定都南京,傳位給孫子,就被燕王朱棣政變取代,並遷都到北京.

國民政府也是定都南京,但為時不久,中共改定都在北京.

傳言部分帝王為防別人稱帝,因此在風水上作法,斷了龍脈,

所以南京本來是帝王的風水寶地,結果龍脈盡斷.

我們到南京,看不到什麼古代建築,古城牆也是很少的.

因為南京命運坎坷,戰火不斷,古建築易燒毀.

所以我們看到的都是新建築.


一般說來,定都南京是因為南方富庶.

可是定都北京,因北方窮苦,易出刁民叛變,定都北京,可就近看管,所以定都北京,國祚都較長.

中午來這家吃農家菜.

來看看有什麼特色菜?

南京板鴨非常有名,每餐必出,都是用蒸的.












這個綠色的東西,不是哈密瓜喔!

是這裏特有的綠蘿蔔,吃起來就是白蘿蔔味兒!

南京也有Ubike.

 

這就是南京古城牆,

南京城牆又稱南京明城牆,位於中國江蘇省南京市,是明朝初年在都城南京修築的城牆,當時有宮城、皇城、內城和外郭四重,現在通稱的「南京城牆」一般特指其中的內城城牆。內城城牆東傍鐘山,西據石頭,南憑秦淮,北控後湖,周長35.267公里,現存基本完好的明城牆25公里,是世界上現存最長的古代城牆,是中國少有的保存良好的古代城牆,是南京現存最大的古代建築。

南京的氣候很極端,冬天零下2度,夏天42度.

夏天有火爐之稱,所以夏天最好不要到南京.

我們驅車前往中山陵,途經秦淮河.

看過張藝謀「金陵十三金釵」的人,必定對秦淮河充滿遐想.

今天晚上我們就要來看看這個十里秦淮.

南京建築還是有些中國特色.

到中山陵景區了.這裏有許多景點,包括美齡宮.

宋美齡別墅,俗稱美齡宮,正式名稱為「國民政府主席官邸」或「小紅山官邸」,位於中國南京市玄武區中山陵9號,鐘山風景區內,四方城以東200米。

這座建築建於1931年-1934年,共有3層,2000多平方米,外觀設計採用中國古典式,頂覆綠色琉璃瓦,瓦上雕有鳳凰。抗戰以前蔣中正夫婦居住在黃埔路陸軍軍官學校內的憩廬,此處只是作為前去中山陵謁陵的休息室。戰爭結束後,蔣氏夫婦常在此居住,並將客廳改建為內部教堂,稱為「凱歌堂」。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只能到中山陵.

園區很大,我們要搭電瓶車才能到達中山陵.

這是園區一隅.

整個中山陵都種滿我後面這種法國梧桐.這是一大特色.

電瓶車很可愛吧!

中山陵景區免費入園,

中國的景區通常都收很貴的門票,不過最近他們發現台灣都不收門票,所以要跟我們學.

法國梧桐很美吧?即使是枯樹期,也很好看!

看到中山陵是不是有一種熟悉感?跟我們的中正紀念堂很像.

是我們學中山陵的啦!

中山陵有幾個關卡,第一道是寫著「博愛」.

博愛門正對面是這個鼎.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肝癌逝世。逝世前一天,孫中山提出效仿列寧保留遺體,並要求葬於南京。

他對宋慶齡汪精衛等人說:「吾死之後,可葬於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為臨時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
因此選定中山陵,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東郊紫金山南麓,東鄰靈谷寺、西毗明孝陵

中山陵1926年1月開始興建,1929年春建成祭堂等主要建築,當年6月1日孫中山入葬.

陵墓全部工程至1931年才告完成。

內部設計很單調,就這一條直直的動線.

一直往前走,就對了!

要來之前,許多團員說有很多台階,上次連方瑀穿著高跟鞋爬得氣喘吁吁,

所以部分團員還帶著黃山的柺杖.

其實還好啦!我覺得比逛紫禁城還輕鬆.

第二道門叫「天下為公」.都是國父的基本理念.

這個碑亭裏有一個很大的墓碑,像慈禧碑亭一樣.

但碑上的文字稱呼很耐人尋味!

國父是中華民國國父,

但中華民國對中共而言,已不存在.

因此這裏的頭銜是中國國民黨總理,

對中共來說,國父是民主革命先行者,對其有敬意,可是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父.

但為什麼不寫孫中山或孫逸仙?而要寫孫先生,這我就不明白了!

中山陵由呂彥直設計,整體平面呈警鐘形,與孫中山「喚起民眾」的政治遺囑相契合。

陵墓設計充分利用地勢,將牌坊、陵門、碑亭、祭堂等主要建築從低到高依次排列在紫金山南的緩坡上。

就是這些嚇人的台階,但對爬過黃山的我,算小case啦!

第三道就是最高層了.

我們要從右邊排隊進入.

這裏寫著「民族,民生,民權」.

熟悉國父思想的人,絕對不陌生.

裏面跟中正紀念堂一樣,有國父的雕像,我們繞一圈代表謁陵.

民國15年行奠基禮.

從上往下看是這樣.

好不容易爬上來,就猛拍照.

這個上次去河北有看過,好像叫龍爪槐.

帝王才可以種.

側面看中山陵主建築是這樣.

中間那四個字是「天地正氣」.

國父的靈柩安放在這個祭堂的地下,一般遊客看不到.

好了!要往下走了.


因為參觀過太多中國的名勝古蹟了,

所以對中山陵這種新式的建築,並沒有太多驚艷的感受!

我反而比較想去看看美齡宮或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據說日本人到南京觀光,中國法令規定,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是必走的景點.

老公本來對南京很期待,

可是如果去過西安、北京、上海,

相較之下,南京就很普通,所以旅遊團也較少.

我們來看看這口鼎的典故吧!

中山陵廣場南端的正中,有一座高大的紫銅,這就是中山陵的附屬建築之一,孝經寶

是由戴季陶和中山大學師生捐建。

戴季陶據說就是蔣緯國的生父.


冬天的法國梧桐很美!

下面塗白色的是為了防蟲防寒,大陸許多樹都會塗上白色.

好了!明天我們要介紹秦淮河畔,

敬請期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yc0963014545 的頭像
    cyc0963014545

    記者莊雅珍台北報導

    cyc09630145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