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過「喬家大院」嗎?
有沒有為喬致庸而瘋狂?(想當初我日思夜夢都是喬致庸,而聽說男女主角一拍完戲就結婚了!他們也很入戲啊!)
今天我們不是去山西看喬家大院,
而是到天津楊柳青看石家大院.
這是秦皇國際大酒店的早餐廳.
有很可愛的紅酒器.
早餐很有水準啦!
旭日東升,不過外面的氣溫應該是零下.
這些警衛在外面吹了整夜寒風.
為什麼不讓他們在室內呢?
半夜又沒什麼人,
要服務再出去就好了嘛!
這是早上的海景.
這個酒店還沒完全蓋好.
我們住的是A棟,B棟還沒啟用.
另外,他們蓋了一大堆高級豪宅,要賣的.
住宅與飯店共構.
今天要從秦皇島拉車到天津,是本次拉車最遠的距離.
所以早上幾乎都在坐車.
大陸的飯店大多是這種旋轉門.
跟徹夜在外吹寒風的警衛拍一張,辛苦了!
其實他們的制服很好看,帽子和圍巾都很讚!
這是秦皇酒店外面的龍珠.
秦皇島最好的酒店.
下次去看山海關,別忘了住這家.
坐了很久的車,快靠近天津了.
有津能風力發電.
這是火力發電廠.
天津是工業都市.
北京奧運時,為了怕外國批評北京空氣差,所以把工廠都遷到天津.
所以天津人很氣北京人.
如果以人口數計算,中國的四大都市是:
1.重慶:2884萬人.
2.上海:2301萬人.
3.北京:1961萬人.
4.天津:1293萬人.
這是維基百科的數據,不過據說,現在重慶已經三千多萬人,北京已經兩千多萬人了,上述數據可能落後.
天津的人口密度僅次於澳門,香港,上海.
這個玻璃金字塔馬上讓大家想起貝聿銘在羅浮宮的金字塔.
但這個小金字塔座落在天津.
世界各名牌都在這裏設廠.
這是德國的大陸輪胎,隔壁就是摩托羅拉.
天津的舊住宅也都是高樓大廈.
嚴格說起來,我並不喜歡天津.
因為是工業城,一點都不漂亮,而且重污染.
剛剛那只是天津的外圍.
現在才要進入天津市中心.
在大陸很常看到TESCO樂購.
是英國的量販店,全球第三大.
他們的公車叫公交車.
車型跟台北市的新公車很像.
因為開了四個多小時的車.
所以一到天津先去吃飯.
這家酒樓可能是廣東菜,座位不錯.
餐具也不錯!
天津也有自己的母親河,許多人在河上鑿洞釣魚.
天津租界從前是外國人主要商業區.
「官銀號」一看就知道是當時的金融心臟.
這麼大的都市,但交通卻亂成一團.
新舊車都有,
完全沒有紅綠燈觀念,有路就走.
你可以想像中國第四大都市,還有這種車嗎?
這裏又像現代新都.
建築跟歐美大都市差不多.
世界連鎖酒店HOLIDAY INN,這裏也有.
中國稅務.
人民醫院.
在大陸經常可以看到男人醫院和婦科醫院.
為什麼有男人專科醫院?可能是台灣的泌尿科醫院吧!
這大概都是公家機關.
吃飽飯,我們要去中國四大名鎮之一「楊柳青」.
廣場有這些樓房.
很多商店賣一些年畫、牛皮糖...
這個鎮有一條運河.
幾乎所有大宅都有河.
我去板橋林家花園時,聽說他們廚房就蓋在河旁,菜就從船上運下來.
這個大嘴龍也是當地的特色小吃.
另外一邊冒著煙的是壽梨糕.
跟我們的老街一樣,不過賣的東西太單調了,所以沒什麼人潮.
華北的人很愛吃驢肉,經常可以看到驢肉店.
我在絲路吃過一次驢肉包子,腥到不行,所以我對吃驢子沒興趣.
而且驢子這麼可愛,頭上又綁一朵花,怎麼捨得吃牠?
楊柳青現在已完全定位在民俗觀光.
這就是運河.
旁邊這位賣冰糖葫蘆的爺爺,會有很特別的滾舌叫賣聲喔!
來楊柳青主要就是看石家大院.
石家大院又稱「尊美堂」,由清光緒年間,石元仕所建,1875年落成,有137年歷史.
一進門就有象徵發財的白菜.
這是由12生肖所組成的福字剪紙.
留園.
裏面寫著福
祿
壽
禧
知足不知足齋.
我們亂看一通,不知從何看起.
還好有一位團員承龍博士,很有求知精神,馬上跟小潘潘說:不是有解說員嗎?
小潘潘才去請一位解說員來.
一位解說員的費用是80元(台幣400元),我想小潘潘原來是想省下的.
可是碰到我們這一大堆博士,想省也省不了!
所以以後去參觀任何古績,都可要求有解說員,否則等於白看.
解說員來了!就不一樣.
她照一定的參觀路線走.
在我旁邊穿紅茄克的就是承龍,他是李昌鈺博士的學生,國內的鑑識專家.
那我老公咧?
他在幫我拍照啦!
這趟旅遊你們看每張照片都有我,主要功臣就是我老公.
我們合作無間,每到一個場景,他手指頭一比,我就去站在那裏讓他拍.
因為我們一致覺得有人的照片,比純景物的照片有趣多了!
她先帶我們去看石家大院的模型.
我們對全貌才有概念.
裏面有一個大戲樓,屋頂寫一個很長的「壽」字,表示長壽.
如果她不說,我們也不知道.
不過基本上石家人應該不太浪漫,花園佔很小的比例.
一進大門先到男客廳院.
就是我們剛剛看到的留園.
主人是石元仕.
這位警察局長是他的乾兒子.
所以石家政商關係很好.
石家大院又稱尊美堂.
我的攝影師出現了!
他一直吵著要買一部單眼相機,單眼相機對男生來說,就像寶劍一樣.
但我怕攜帶的負荷重,反而錯失鏡頭,所以正在考慮中.
當時就有設計地熱暖氣的觀念.
從屋外這個爐燒火,暖氣走遍全部大院.
就從房間這個地熱洞吹出暖氣.
這是他們的私人戲樓.
這是男賓客坐的位子.
女眷會在後面加一道簾子.
完全看不到,所以女眷不是看戲而是「聽戲」.
這個舞台很小,只能演文戲.
所以我想石家人的確是性格比較拘謹的.
這裏沒拍到二樓,二樓四周只有一個小走道.
據說是給這些名人政要的保鏢站的,而且到二樓並沒有樓梯,可能是用輕功上去的.
這是古時候的消防水車.
這也是.
這個廊道就像喬家大院.
好像所有的中國大院都有這種場所,裏面蘊含了無數淒美動人的故事!
這個工法有通風、防潮的概念.
這個西洋門相當特別.
是為了慶祝民國建立,所擴建的.
西洋門的另一面就是中國門.
有馬上封侯等吉祥雕刻.
有官位沒錢也不行.
所以背後都是錢幣的雕刻.
石家有一個子孫叫石揮.
是知名演員和導演.
這是石揮的母親和兄弟.
這是石揮的臘像.
他成為演員後娶了女明星.
但在42歲時因被打成「右派」,整肅後,跳東海自殺.
其實每個樓都長得很像,如果沒有解說員,我根本搞不清楚.
這個樓裏有展示當時楊柳青的商店.
這三個水果,左起:
壽桃:代表長壽
石榴:代表多子
佛手:代表財富.
這是主臥房.
有個小客廳.
我覺得古時候的房間也設計也很合理.
可以進房在小客廳跟女主人喝喝茶、聊聊天,商議不與外人道之大事.
這是閨房.
石元仕有一個女兒.
床上是錢.
不知觀光客為什麼要丟錢在床上?
那是中國許願池嗎?
閨房也有小客廳,看起來就很好用.
古時候的女人都不出門,在這個小小空間渡過每一個晨昏!
這是古時候有錢人出門的坐車.
就像喬致庸坐的一樣,裏面沒椅子,是平的.
我想坐起來應該不舒服,但對當時的人來說,已經是勞斯萊斯了!
天津婚俗陳列館.
鳳冠霞披,看起來很小件.
當時的人可能很嬌小.
結婚證書.
迎娶隊伍是由新郎的弟弟帶隊去娶.
新郎要在家中等新娘.
新娘的腳是不可踩地的.
所以花轎裏還有一個內轎,直接將新娘抬進去新房.
這是模擬一般百姓家的兩房宅.(不是石家那種富豪的家)
這是拜堂的大廳.
大廳的左邊是公婆住.
大廳的右邊是新人住.
公婆房間是這樣.
都睡坑上,坑有燒火.
那個小人偶是新人剛結婚,公婆為了要早日抱孫,會去廟裏請一個人偶回來當「大哥」.
以後每年會去廟裏幫人偶添歲,年歲大了,也會幫他畫鬍子,以後甚至會幫他送終、立牌位.
新人生的小孩要叫這個人偶為大哥.
所以古時候大陸人不喜歡別人叫自己大哥,因為大哥=人偶.
這是新人房間.
床的對面有一個案頭和桌椅,夫妻可以在這裏吃飯、聊天.
整個房間因為有坑,所以暖呼呼!
吃喝玩都在這裏,也是很合理的設計.
大廳外面都各有一個灶,煮飯用的.
這是石家大院外面的拴馬牆.
好了!看完石家大院,有沒有很想住在這裏啊?
這是吹糖藝術.
來看看大嘴龍怎麼泡茶吧!
要放這麼多料,想必古時一定是很豪華的茶點.
泡好變成白色小碗那樣.
回到天津市.
晚上住維多利亞國際大酒店.
老實說,是我們這次旅遊最小的酒店.
天津物價貴,人口密度高.
有英式風格.
我們要上去梳洗,準備天津警院的晚宴.
房間不怎麼樣,比秦皇大酒店差太多了!
去晚宴的途中,有經過天津的母親河.
很漂亮的橋頭.
天津總是不經意透露租界時的西式風貌.
這裏當然也有WALMART.
又是整排名車專賣店.
賓利汽車也有.
這是天津最高的金融中心.
晚宴在狗不理大酒店.
就是天津狗不理包子的總店.
每個人都在這裏拍個到此一遊!
涼菜已經擺在桌上了!
北方人吃涼菜的習慣,可能是因為氣溫低、菜容易冷,所以乾脆發明一些涼菜先墊墊胃.
等客人真的到場,再煮熱食.
跟韓國人一堆小菜,然後一個熱鍋,是同樣的道理.
大家都很喜歡那個放筷子的狗狗,所以他們就每人送一個.
鹹魚
天津警院送我們這個關公雕像.
我們也回送紀念品.
這是原味的狗不理包子.
這是三鮮包子.
這是素食包子.
這是鍋巴菜,也是咯扎的一種.
他們視為美食,但我們覺得味道太陳年、太鹹了!
有一個人來說狗不理包子的由來.
一對夫婦賣包子太忙,兒子叫狗子,自小就有點自閉.
後來狗子接著賣包子,不太愛理人,但包子又特好吃,人家就叫這家店為狗不理包子.
這是天津知名的麻花.
我很推薦!很好吃.
他們的醃蘿蔔.
這兩位是警察協會的工作人員.
天津姑娘很美吧!
她們都開車上班,天津一部車才台幣15萬元左右,相當便宜!
飯後他們又歡送我們!
謝謝招待!希望你們也能來台灣!
這是天津的夜景.
很高興能在巴士上拍下來.
天津的夜晚比白天美.
明天要搭高鐵回北京了!
還要去雅秀市場,內行人知道這是那裏嗎?
明天看了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