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節只有我和老公陪爸爸返郷,
除了吃美食外,
也看到爸爸為媽媽建的金花紀念莊園,
看到昔日舊物,往事歷歷在目,
現在就一起來看看!
我最喜歡吃他們的三層肉,
爸爸喜歡吃羊肥腸,
老公喜歡吃炒羊肉.
麵線沒有我做的好吃,
但如果加上藥膳湯,就美味極了!
到岡山吃羊肉爐,要叫豆瓣紅燒,
到溪湖吃羊肉爐,則要吃藥膳.
接著一定要到溪湖糖廠吃冰,
他們的紅豆冰淇淋,一級棒!
回到老家,
看到爸爸已經整建盆栽園,
全部都種在地下.
塑膠布是為了防雜草._
爸爸為了整建這塊地,花了約一年多的時間,
因為植物要照顧,且我們很少返郷,
所以子女都很反對.
但對爸爸而言,
維護老家,才能使他覺得有建設性.
不只是盆栽園,
爸爸還帶我看了他精心規劃的寶貝收藏室.
左邊的櫃子,是爸爸在台北芝山岩買別墅,順便向義大利人買的整套家具.
右邊的櫃子,是爸爸土地代書事務所的文書櫃.
這些東西都代表著爸爸輝煌年代的記憶,
所以意義非凡!
看到這些櫃子,
我也彷彿搭時光機,回到爸媽年輕的時代.
這是旁邊的農具室,
還是要定期請人照顧林園.
媽媽去世後,
爸爸為她立銅像,建紀念莊園.
顯見用情至深!
所以我總是重現媽媽的料理:年菜、潤餅、粽子、家常菜,
來讓爸爸重溫媽媽的味道!
我出嫁之前,都是住在代書事務所,
我在那裏出生,在那裏成長,
直到大學畢業後,爸爸才蓋了新的別墅,
所以這些昔日舊物,我都很熟悉.
小小年紀都覺得這隻老鷹好巨大!
現在看來,雕工的確精美.
我們從事務所搬到別墅時,
我已在工商時報工作,
所以搬家的過程,都沒參與,
都是爸媽自己搞定,
因為別墅全用新品,所以我以為這些舊傢俱,爸媽都丟了.
這是媽媽的嫁妝,三面化妝鏡,
小時候,我總是把左右兩面合起來,把自己包在裏面,
就像萬花筒一樣,裏面有好多個自己.
所以即使幾十年沒見到這個化妝鏡,它還是深烙在我心.
要裝潢帝品苑時,我還請權釋設計幫我重現這個化妝鏡,
因為可看到側面,實在太實用了!
但設計師都太年輕,他們想像不出是什麼東西.
鏡子上還有精美的竹畫,
和鏡中鏡,
可惜破了,不知要怎麼找人修?
合起來就是這樣,
木材已經非常脆弱,不堪任何摧殘.
這也是代書館的屏風,
爸媽會在那裏吊衣服和包包.
爸爸還自己做了一個焚化爐,
要燒雜草用的.
我們老家叫濡翰廬.
有一天或許也會成為像永安居一樣的古蹟,
所以我們也朝紀念館的方向維護.
爸爸是佃農之子,
有16名手足,他是長子,
要養弟妹和自己的家庭,
能創立這樣的家業,真的非常令人敬佩!
這個車庫也是爸爸的,
買土地應該是土地代書最感興趣的事.
這個別墅也有許多甜蜜的回憶,
莊家第三代都在這裏享有非常快樂的童年.
無論台北的豪宅多麼舒服,
這裏永遠是爸爸的城堡.
這些真柏是我載爸爸去田尾買的,
當時樹苗只有五分之一高,
沒想到幾年不見,已經長這麼大了.
從前後面有魚池,裏面有好多錦鯉,
小孩最愛在那裏養魚,
傍晚會有瀑布和噴水池,
媽媽在上面的露台乘涼!
這些記憶永存我心.
明天繼續我們的返郷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