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瑞春伯是不是很熟悉?
建於1930年的豐原市頂街派出所.
這是把南投一間經營一甲子的理髮廳,
這我沒吃過,
當時的百貨公司是很棒的地方,
貨品應有盡有,
當時煉乳的用途不是沾草莓,
我們都拿來泡開水.
煉乳泡的牛奶,怎麼樣都比奶粉泡的牛奶好喝!
而且當時都是罐頭裝,
我媽媽都會開兩個孔,
一個孔吹氣,
煉乳就會從另一個孔流出,
不過走唱乞丐倒是很少見,
一般說來,從前的乞丐都沒什麼才藝,
這一看就知道是眷村.
可惜小時候我們家附近沒有眷村,
所以並不知道眷村文化.
矮仔財,我小時候有看過他演電視.
吼!
這些就是比較新的食物.
其實小時候,我們有買一種煮豆,
放在紙袋裏.
忘了那是什麼?
這個包子不是道具喔!
是真的在賣的.
基本上,寶島時代村就是把扮家家酒實際化.
我不知道從前民雄肉包很有名,
現在民雄應該是鵝肉很有名.
婦聯會也是從前每個村落都會有的組織,
我媽媽也是婦聯會的成員.
榮冠果樂,是一種可樂,
她知道我剛剛沒拍到,
哈哈!
老闆叫我去看一個東西.
我們那時代的秋海棠地圖,
小潘潘在賣雞精.
林福地曾經導演過「星星知我心」,
台灣的牛肉麵真的比大陸好吃,
仁丹是一種提神醒腦的爽口藥,
從前腳踏車店也很多,
寶島時代村的好處就是,
雖然充滿古意,
但東西都很精緻工整,
其實我那個時代已經在用白蘭和櫻桃香皂了,
洗衣服我們是用南僑水晶肥皂.
一塊洗衣板+水晶肥皂,
拿一根玻璃棒經過高溫就可以變出各種花樣.
最近我和老公在迷台視的「雨後驕陽」,
木成就是在車站幫人家擦皮鞋的.
這裏還有擦鞋箱,
這種小火車站現在都當觀光用途,
可以回家組合.
林伯伯的書房,
是外省退休警員的家當.
這個電音三太子看到我在拍,
還特地跑到我面前,
電音三太子在從前並不受注意.
台灣民俗藝陣團體在出巡時無意間結合了電音與三太子,不料此種新鮮的表演形式竟大受歡迎,倣傚的民俗藝陣團體逐漸增加,進而形成一種台客文化的熱門象徵;
2009年世運電音三太子表演團登上高雄世界運動會開幕式後,
電音三太子又相繼於台北聽障奧運會、上海世界博覽會、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等國際大型活動上演出。電音三太子甚至在台灣以外地區也大受某些人士歡迎與關注,成為西方學者研究人類學的一種行為。
後面還有濟公和土地公,
當時一定沒想到外來的HUNTER又吹起雨鞋時尚風.
好了!
今天先介紹到這裏,
很琳瑯滿目吧?
下週再繼續介紹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