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清明節,
婆家都提早一週掃墓,
因此婆家和娘家的掃墓,我都可以參與.
兩邊都各有特色,
婆家這邊是所有家族成員都煮東西去祭拜祖先,
掃完墓之後,就在一起野餐.
有點像教會裏的「愛宴」.
許多家族成員都一年才見一次,
因為都是遠親,所以並不太清楚輩份或稱呼,
不過,一回生二回熟,
我嫁到婆家五年多,
大家也都認識彼此了.
至少在路上遇到,
知道不是陌生人了!
今年掃墓那天,老公剛好要去台中上課.
本來他說,叫小孩子去就好了.
可是我相當珍惜當「媳婦」的職份,
所以就由我帶兒子和他們的女友一起去掃墓,
一車浩浩蕩蕩的出發,
現在就來看看那天的情景吧!
因為去掃墓,
經過車程和祭拜的時間,
等到野餐的時候,食物可能都冷掉了.
為了保溫,我做了可以放在燜燒鍋裏的食物,
就是昨天介紹的「南洋貴刁」.
我們和大伯、小叔約好早上9:00到新竹,
我6:00起來吃早餐,
6:30開始炒貴刁,
7:30化妝,
8:00從台北出發.
在煮的時候,
我就先在內鍋放熱水,放在燜燒鍋裏熱鍋.
等貴刁炒好了,把內鍋的熱水倒掉,放進貴刁.
果然達到熱鍋的功能.
像這樣,
方便攜帶,沒有湯湯水水,在車上不怕溢出,
而且經過四個多小時還是熱騰騰的.
算盤真的打對了!
不過要注意,燜燒鍋有再煮功能,
我韭菜沒有炒熟,
就是怕經過燜煮後,過熟.
這一份是要給公公吃的.
因為他現在行動不便,
沒辦法去掃墓.
所以我用台鐵懷舊便當裝了一份給他吃.
像這樣,
是不是很「宿西」?
我們到達祖墳時,
大家已經都開始除草、掃墓了.
這條山路一年才走一次,
所以路上本來都舖滿落葉的.
經大家合力清掃,
也變得乾乾淨淨!
這些遠親都是公公他們那輩叔伯的子孫,
所以可能連老公都叫不太出來名字.
不過大家都知道是親戚.
記性好的人,會記住你的職業.
他們對我的印象大概是,
前幾年嫁進來的,在當記者.
這是大兒子和二兒子的女朋友,
他們先來見習.
老公一直有先立業再成家的觀念,
不過我是覺得先成家再立業啦!
我希望小孩子如果交往穩定,就可以考慮結婚.
結婚會讓孩子比較有建設性的想法.
會懂得節省、懂得負責、懂得規劃.
像這次二兒子就問我:要存多少錢才能結婚?
我回答:隨時都可以結婚,重點是婚後的經營.
平時,大家各忙各的,
但因為高速公路塞車,
所以我們在車上分享了買屋和理財的心得,
大家也討論得很熱烈.
這是大伯的二兒子,
他結婚且有一個兒子了,
所以中午大家在野餐時,
他就知道要帶食物回去給老婆和兒子吃,
充分扮演好老公、好爸爸的角色.
其實他好像只比大兒子大六歲.
因為結婚生子,就成熟很多!
這是大伯和小叔.
老公家就這三兄弟,
大伯兩個兒子,小叔一女一兒,老公兩個兒子,我兩個兒子.
很恰巧的是,按這個順序,都各差兩歲,
分別是67,69,71,73,75,77,79,81年次,
好像天生注定要來做堂兄弟的.
好了!
要來祭拜祖先了.
關於掃墓這件事,
基督徒總有不敢參與的困擾.
昨天我看到松慕強牧師的一段教導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VynO4wk4pWA#at=308
松牧師認為基督徒要積極參與家族的掃墓活動,
並以三原則成為和平之子參與其中:
1.愛的原則:我們緬懷先人,愛我們的家人,而且在平時、日常生活中就要愛家人.
2.替換的原則:我們雖然不參與祭拜,但我們幫忙準備東西、跑腿,積極參與其中.像我煮一鍋食物、孩子參與打掃,都是好例子!
3.陪伴的原則:我們陪伴家人進行清明過程,不要信主之後,就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
供各位參考.
我曾經在Good TV的談話性節目中跟松牧師同台過,
他是一位原住民牧師,
和黃國倫牧師都對新型態的社會問題很有負擔.
這是掛墓紙.
然後還要剝蛋殼在祖墳上.
這不知道是誰想出來的習俗?
真的是一兼二顧,
可以剝蛋殼在墳上裝飾,又可以吃到雞蛋,
而且很有趣!
你看!
小朋友最喜歡這個活動了.
這次也發生了一件小插曲.
上方面對鏡頭那位較高的藍衣親戚,
是堂叔的女婿.
這次去掃墓,他一見到我,就叫我:學姊!
我嚇了一跳,是那個學校的學弟?
原來,有一次他和太太想買相機,
在網上查SONY RX100,就找到我的部落格,
然後又在部落格看到我公公、婆婆和正心同學會,
所以知道我是親戚且是學姊.
他是西螺人,也在正心唸六年,
現在任職於鴻海,和堂叔的女兒育有四位子女.
你看?
部落格的影響無遠弗界吧?
為我們串起不少友誼的橋樑.
燒完紙錢,祭拜儀式才算完成.
祖墳的環境相當優美,
令人心曠神怡!
好了!
要開始來野餐了.
先人相當聰明,
這個野餐棚就蓋在祖墳旁,
掃墓完就和家族親戚野餐,
有固定桌椅,相當便利.
一開頭,我說我很珍惜「媳婦」的職份.
其實這也是單親時體會來的,
一般人對掃墓這種事,都是抱持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
但等你單親時,就可以知道,
能當人家的媳婦、去幫忙掃墓,是一件多幸福的事.
上帝給你這個職份,你就要忠於這個職份,
才不會愧對這個職份.
我們家附近那個「老爹鵝肉」,在店門口掛著一幅字,
「做什麼像什麼,要什麼有什麼」.
我們當然不是為了要什麼,而去做.
不過如果我們不看重自己的職份,那上帝有什麼必要非你做不可呢?
想想那些小三,不知有多想代替正宮去掃墓?宣示主權與地位.
我們怎麼可以輕看自己的職份呢?
當然,不只是掃墓這件事,
任何事,都要忠於自己的職份.
要當上帝百般恩賜的好管家.
好!
來看看別家的菜色,
有雞有肉,有炒麵、炒米粉、沯腸、雞捲.....
還有蘿蔔丸子湯、玉米排骨湯....
鮭魚炒飯、炸物.
還好我的南洋貴刁用料豐富,要不然就遜掉了!
掃完墓,回去看公公,
他也說我炒的貴刁很好吃,料很多.
好了!
這就是婆家的掃墓+野餐.
明天要來看看娘家的掃墓+潤餅.
拭目以待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