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里曾是西蜀歷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業氣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漢、三國時期便聞名全國。
現在,錦裏占地30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14000餘萬平方米,街道全長550米,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三國文化與成都民俗作內涵,集旅遊購物、休閒娛樂為一體。
堪稱成都版的清明上河圖.
大概到成都的觀光客都會到此一遊!
你看!我後面的老外就來朝聖了.
錦里從欽善齋走過去就可以了.
道路上有三國蜀漢城的造景.
又看到這種摩拖車傘了,
遮雨又遮陽,
台灣為什麼沒有這種東西?
附近的房子也都營造復古風.
這是成都武候祠博物館.
諸葛亮(181年9月17日(農曆7月23日)-234年農曆8月28日),字孔明,中國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發明家。
受劉備邀請出仕,隨劉備轉戰四方,建立蜀漢政權,官封丞相。
西元223年劉備死後,劉禪繼位為蜀漢皇帝,諸葛亮受封爵位武鄉侯,成為蜀漢政治、軍事上最重要的實際領導者。
辭世後追諡為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黃承彥曾對諸葛亮說:「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相配。」
諸葛亮答應這門親事之後,立即迎娶黃氏。
當時的人都以此作笑話,鄉間有諺語為證:「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
由此可知,孔明重視才華,不重外貌.
一般的庸脂俗粉,他是看不上眼的啦!
至於孔明自己長得如何?
他身高八尺(漢制,約今1.85公尺),容貌甚為俊偉,當時的人都十分奇異。
所以是標準帥哥一枚.
在財產方面,
諸葛亮曾經上表指出自己沒有多餘財產,只有800株桑樹和15頃土地,而自己穿的都是朝廷賜封,就算兒子都是自給自足,自己沒有一點多餘的財產。
果然,諸葛亮直至死時也是如此,甚至在臨死前,也吩咐了他下葬時只需要挖洞一個,棺木能夠放進去便足夠,自己則穿著平常的服裝即可,不須要其他配葬物。
諸葛亮死後30年,他的長子諸葛瞻和長孫諸葛尚一起在蜀漢保衛戰中戰死沙場。
由此可知,諸葛亮之所以能料別人所不能料,
是因為他沒有花太多心思在女色、利益和私心.
一個能抗拒這三大誘惑的人,
當然會有超乎常人的智慧.
值得後人學習!
老公的太陽眼鏡放在車上,
當天艷陽高照,他苦不堪言.
在錦里,所有古味的東西都可以拿出來賣錢.
這個黃包車是供拍照用的.
有蜀漢風的藝品.
三國大本營,
我和弟弟小時候的床前故事就是三國志,
我爸爸是超級三國迷,
每天睡前,爸爸就會跟我們講一則三國故事.
所以從小我們就對三國的人物、故事知之甚詳.
這個不是畫糖喔!
這是吹糖.
小朋友看得多專注啊!
面塑.
畫糖.
這次旅行看到大陸許多老街,
規格都比台灣大得多.
我們如果要發展觀光業,
還需多加把勁!
這應該是現代才做的建築,
不過都很好看啦!
還有舊書報攤.
大陸人還是對台灣很好奇的!
毛澤東一生嗜讀《三國志》和《三國演義》,對諸葛亮的聰明才智最為推崇。
毛澤東青年時期在湖南第一師範求學期間,他在《講堂錄》里就批註諸葛亮是「辦事之人」。
不過毛澤東在肯定諸葛亮才智的同時,也否定了諸葛亮的統帥指揮戰爭的軍事能力。
他試圖分析諸葛亮統一中國失敗原因。
毛澤東讀《資治通鑒·卷七十一·魏紀三》失街亭斬馬謖文字,對諸葛亮出師首戰不在最前線寫有眉批:「初戰,亮宜自臨陣。」且在《魏紀四》就諸葛亮出師木門道殺張郃事,批註眉批:「失街亭後,每出,亮必在軍.」
所以在毛澤東看來,
街亭之役,諸葛亮沒有親征,是最大的敗筆.
不應該把責任推諉給馬謖.
另外,針對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的荊州、益州兩路出擊北伐曹魏的總戰略,
毛澤東評論說:「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前一句的意思是諸葛亮的戰略不妥,荊州離益州千里之遙,兩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讓蜀漢失去兵力上的優勢。
後一句「三分兵力」指的是關羽之鎮守荊州、劉備之進攻東吳、諸葛亮之北伐中原,「三分兵力」的歷史事實最終導致蜀漢元氣大傷,失去的統一中國的基礎。
毛澤東是統一中國的人,所以他有資格批評諸葛亮.
不過也由此可知,毛澤東把諸葛亮研究得多麼透澈!
許多讀過三國志的人,
都對三國演義相當不以為然.
魯迅曾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批古本三國志通俗演義中的諸葛亮為「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
幾乎把諸葛亮描寫成為一個道士.
像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智激周瑜、三氣周瑜、空城計等都是三國演義虛構或將劇情移花接木而來的。
事實上,從歷史看來,諸葛亮用兵的功績不如他治理蜀國的政績耀眼.
這是活人,打扮成銅像,跟遊客拍照.
皮影戲.
在成都到處可以看到張飛牛肉,
應是牛肉乾.
湯麻餅.
吃飯的地方也很有古時的閒情雅緻.
整個錦里呈U字型.
我們從藝品街這頭進去,
從美食街出來.
這是有刻字的巨大筷子.
諸葛亮在技術發明上亦有靈巧的表現,如改良連弩、製作木牛流馬的構思都出於其意。
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陣圖,直至唐代將領李靖仍然十分推崇。
在錦里,你可以充分體驗三國的古老智慧.
老公愛不釋手的孔明扇,這裏也有賣.
快要到美食街了.
因為太陽太大,我的傘又忘在飯店,
所以在這裏買了一把材質很差的傘.
大陸東西真是又貴又差.
美食出現了.
一看就知道很辣!
現在氣溫約34度,
看了就令人火熱到不行.
很可惜我腸胃炎,
所以什麼都不能吃!
不過四川人真的蠻厲害的,
大熱天也能吃這麼辣的食物,
而且都沒什麼冰品涼飲店.
清一色都是鹹食、熟食.
三顧茅廬、七擒孟獲、六出祁山(實際是五次北伐,只有第一、四次出祁山)等也都是經過羅貫中的誇張和劇情創造.
三國志的作者是陳壽.(西晉)
三國演義則是羅貫中.(元末明初)
以年代看來,應該陳壽寫的三國志真實性可靠得多.
但人們就是喜歡料事如神的諸葛亮,所以三國演義算是把他發揚光大.
四川妹從小就很能吃辣.
三大炮有點像我們的麻糬,我們去寬窄巷子會吃到.
夫妻肺片也是四川名菜,就是炒牛雜啦!
後面還有麻辣兔頭.
《三國志》是由西晉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歷史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這個蛋殼畫,非常貴.
從四川回來,
我們就覺得住在台灣十分幸福,
因為海島型氣候,
再熱都會有一點風.
但四川離海很遠,
所以夏天就像火爐一樣,沒一點風.
耍貨.
錦里門口有一家中式的星巴克.
我們坐在門口吹星巴克的冷氣餘風.
順便跟一個小朋友玩.
這個小朋友也是穿開檔褲的.
剛剛他光著屁股坐在地上,
所以一起身,屁股就黑黑的.
大陸人那麼寵孩子,
可是這點好像不太文明.
因為寄生蟲入侵的可能性很高.
我們在等集合時間.
跟小孩子玩過,
就留下這張怡然自得的好照片!
這裏有各種表演.
川劇變臉是我覺得最神奇的,百看不厭.
好了!
我們要拉車去吹冷氣了.
這是四川博物院.
張大千是四川的驕傲,
所以有一個張大千藝術館.
因其詩、書、畫與齊白石、溥心畬齊名,故又並稱為「南張北齊」和「南張北溥」。
張大千最有名的事蹟就是
1940年,赴敦煌臨摹歷代壁畫(2年7個月),共摹276幅,並為莫高窟重新編號。
這次我們很難得看到他畫的仕女畫.
這些美女當時的化妝術都是有鬍子的.
張大千1949年離開中國大陸以後旅居世界各地。
1951年,返回香港。翌年遷居南美洲阿根廷。 1953年,再移居巴西,在聖保羅購地150畝,建中國式莊園「八德園」。 1969年,移居美國舊金山「環篳庵」。居美期間是張大千創作的鼎盛期。 1970年,經常在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畫展,並捐贈畫作108幅給該館。
1983年,台北故居捐給國立故宮博物院成立「張大千先生紀念館」。
這是博物院的二樓.
因為看過台北故宮,
所以就覺得四川博物院沒什麼看頭,
沒什麼歷史珍品,
只是一些文化的介紹.
這是蜀繡.
蜀錦機.
這裏有一館是介紹辛亥四川保路運動.
這是國父說的話,
顯見四川保路運動對民國的建立有很有的作用.
詹天佑.
廣東省南海縣人,是中國首位鐵路總工程師,負責修建了京張鐵路等工程,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
纏足婦女.
這是當時的流行穿著,有沒有想到周星馳的「功夫」啊?
這是四川博物院的外觀.
看過之後,
才知道台北故宮是集世界之最,
我們「近廟欺神」都沒去享用,
有空就去台北故宮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