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月16日、17日是杜鵑花節,

前一週我就邀爸爸去賞花,但他怕人潮,不想去.

老公要開會、小孩各自有事,

我終於知道了!

台大杜鵑花只有台大人有興趣,

其他人都興趣缺缺!

大家不陪我去,

我就一個人去!

到了校園才發現自己並不孤單,

因為「回憶」一直陪著我!

那天是週日,

教會早上8:30有崇拜,

我7:30就到教會,停好車,

利用崇拜前的一個小時回台大.

門口有兩個窗口辦校友證,

還好我早已經辦妥.

還有校園導覽,

太早了!

人都還沒來.

我在念書的時候,

好像不記得有特別的杜鵑花節,

畢業後,校友會每年通知我,我才知道.

這就是我生活一年的台大總區,

我每天必經的椰林大道.

我是以台大人類學系考進台大的,

所以大一都生活在總區.

大二轉系到法律系,才搬到徐州路的台大法學院.

大學聯考填志願時,

我選校不選系,

以當時的分數,我應該可以上師大地理系,過著安穩的一生.

但受高中歷史老師李慧淑的影響,

我很渴望唸台大,

高三時,我每天用鹿橋的「未央歌」提神,

台大就是我心目中的西南聯大.

皇天不負苦心人,

我終於以吊車尾之姿擠進台大的窄門.

進大門的右手邊就是傅園.

紀念台大前校長傅斯年.

這是傅校長的衣冠塚,

雖然鄰近羅斯福路,但林葉茂密,彷彿置身仙境.

我就住在傅園旁的女一舍,

傅園就像我的私人花園一樣.

對傅園最深的印象,

就是有一位又高又帥的男生,在這裏跟我告白.

他是農藝系的,跟我一樣是大一生,

外型跟我應該很配的,

可惜那時我著迷於光啟社聖聖聖的深奧光環,

所以就在傅園拒絕他.

我們坐在衣冠塚的階梯上,

他很傷心!

我們說好要當好朋友.

但當然不可能.

他後來重考到台大藥學系,再後來好像成為國際大藥廠的副總裁.

於是我跟副總裁夫人擦身而過!


這就是女一舍,

六個人一間,設備普通.

後來我去法學院還住過女七舍和女四舍.

女七舍非常老舊,八個人一間,但很有古味.

女四舍設備最佳,四個人一間,粉紅色的衣櫃、書桌、書架,床舖在上面.

女一舍門口經常有人站崗,

許多女生的男友都像司機一樣,

上課、吃飯都會騎著單車來女一舍等女友,

那時沒有手機,

男生都會託剛要進宿舍的女生通知他女友.

男生在門口等,這就是站崗.

那時最羨慕已經go steady的男女朋友,

女生會坐在單車的前桿,讓男生載到任何他們想去的地方.

我好希望自己也能享受這樣的浪漫,

但大學四年,我都沒有完成這個夢想.

現在我應該叫老公去買一部單車放在台大,

偶爾也這樣載我逛校園,

一償宿願!

哇!

有松鼠耶!

而且同時出現兩隻.

台大生態實在太好了!

牠們都不怕人,隨意亂走.

從台大校園就可以看到懷恩堂,

可惜大學時我並不知道,

但上帝將我們緊緊連繫!

好了!

要來看杜鵑花了!

台大有很強的農學院,

所以校園的花木非常美.

這次拍照回來,發現,幾乎不必刪照片,

台大處處是美景,隨手皆是佳作.

你看!

就是這樣,

杜鵑花盛開到幾乎看不到葉子.

因為清晨來,

剛好看到工作人員澆花的情況.

花跟人一樣,

如果沒有這樣細心照顧,

花是不可能長得這樣好.

也有人跟我一樣早鳥,

應該都是學長姊.

晨曦的椰林大道.

進台大的第二天,我就發現,

要在這裏唸書,沒有單車是不可能的,

因為視聽教室、綜合大樓、新生大樓都在超遠的地方,

我上課的第一天,腿就差點廢掉.

所以隔天正心的學長就帶我們去萬華買舊單車,

那時沒經驗,買了一部很差的單車.

後來,還好小福(小福利社)前面的單車棚老闆,

願意讓我以物易物再加錢,

換了一部我心目中的好車,

黑色、高把、前面有置物籃,

整個大一,這部單車就載著我到處去.

那時我還買了一把粉翠綠小花傘,和一個白色的包包,

夏天就邊撐傘、邊騎車,

技術好得很!

杜鵑花叢也有許多愛情故事,

晚上會有很多情侶躲在裏面談情,

記得轉到法律系後,

一次團康活動,

題目是:那裏是最佳的約會地點?

我不加思索的就說:杜鵑花叢裏.

沒想到大家就指著我和我男朋友大聲:哦......

啊!我只是實話實說,大家反應怎麼這麼強烈.

大二是我第一次談戀愛,

那個男友是我們法律系司法組的班代,

不知道怎麼樣,同學就叫我當副班代,把我們送作堆.

那個男生很聰明,建中談戀愛談到沒畢業,

但還是在同年考上台大法律系.

雖然他成績很好,但老是不來上課,

而且經常睡過頭、約會遲到,

他就是沒辦法跟別人一樣乖乖的來上課.

不符合「未央歌」裏余孟勤的形象.

所以交往一年,我就跟他分手.

聽說他很傷心,在龍門喝酒大哭.

後來,他在準備國家考試期間,遇到一位愛他的女子,

他考上律師,他們結婚、生了一對兒女,婚姻幸福美滿.

我又跟律師娘擦身而過!

所以每每看到台大的杜鵑花叢,

我就想起這段往事.

哇!

我老好多喔!

現在至少比從前重15公斤.

以後退休,我再掃描大學的照片給大家看.

那時可清純的咧!

椰林大道在陽光普照的清晨很美,

在沁涼如水的夜晚更美.

記得那時我們台大合唱團,一週練唱兩次,都是在晚上.

有時心情很鬱卒,

騎著單車,去活動中心練唱兩個小時,

出來就不一樣了!

騎在椰林大道上,唱著韓德爾的彌賽亞,

心中有說不出的暢快!

有時會看到男生在椰林大道上,

雙手放開單車手把、暢快大叫!

應該是心愛的女生接受他的告白,

才有這麼爽的叫聲吧!

這裏是要往操場的方向,

我們等一下再去.

我們先沿著椰林大道走.

這是從前的總圖(總圖書館),

那時振興草坪那裏的總圖還沒蓋,

這裏就是我們期末考前挑燈夜戰的地方.

裏面的燈光昏暗,

有時天氣冷得要命,

還是得抱著厚厚的書在那裏苦讀.

當時最大的慰藉就是晚餐可以去「海南雞飯」那裏吃一碗熱騰騰的雞絲蛋麵.

「海南雞飯」的老闆好像是從越南逃難而來的,只有手掌沒有手指,應該是炮火所傷.

但他們的雞絲蛋麵有濃濃的雞汁、微酸、微甜,蛋麵黃黃細細QQ的,超好吃的!

可惜已成絕響!

沒有這家店了!

說起公館美食,

我們從前最常吃的就是銀座梅汁鴨飯、翠林越皮春捲和生牛肉河粉、龍潭豆花,

台大合唱團最喜歡去台一吃冰,經常練完唱就一票人去台一.

當時舟山路還沒收回,正心的學長住男一舍,帶我們去吃舟山路的傻瓜麵,

因為那裏有一位傻瓜麵西施,所以男一舍的人都很捧場.

傻瓜麵的小菜很讚,裏面有超多辣椒和配料.

現在總圖已做為校史館了,

不過應該是我們那時代台大人永遠的總圖.

這裏是戲劇系和植微系的一、二號館,

就在總圖對面.

不過我很不熟,

整個大學四年都沒進去過.

這些人可能是笑笑社,正在那裏練習大笑.

我們繼續往振興草坪方向走.

如果怕曬到太陽,

可以到花徑上走,

別有一番風情!

我弟媳最近考上台大EMBA,

終於圓了她19歲的夢想!

現在提到台大,只有我們兩個興沖沖,

她說要我帶小孩去看台大十二景.

老實說,我不知道什麼台大十二景,

我只能帶領大家走我大一時常出沒的路線.

因為台大實在太大了,我相信所有台大人都沒走遍校園.

不過我仍為大家查出來了!

臺大十二景2005年臺大舉辦全校票選活動,票選出「臺大十二景」,分別為

1.新總圖書館:位於椰林大道端景建築物,建築外觀部分取材舊總圖書館(市定古蹟)建築元素進行設計。
2.醉月湖:位於臺大校總區,可能與新生南路瑠公圳水系有關,中間建有涼亭一座但無橋聯繫岸邊。
3.椰林大道與舊校區:「椰林大道」常成為指涉臺大同義詞,椰林大道之大王椰子為台北帝國大學時期種植,惟椰林大道所呈現寬度、植栽、原端景建物「南方研究所」(約為4號館東側前)背後所象徵日治時期官方意識形態,尚待更多元歷史方面詮釋角度。每年3月舉行的臺大杜鵑花節,椰林大道間的杜鵑花叢亦為賞花景點。
4.傅鐘:位於文學院與行政大樓中間,為臺大精神象徵。
5.臺大校門:面對羅斯福路,原台北帝國大學大門,戰後至解嚴前具有民主言論廣場意義之校門,台北市市定古蹟。
6.傅園:園內建有希臘風格之神殿、方尖碑、水池,建構傅斯年校長墓園,墓園埋有傅校長骨灰.
7.大學池:位於南投縣溪頭屬於臺大附屬林場景點,池上架有竹橋一座。
8.舊醫學院大樓:位於北市仁愛路及中山南路轉角,舊稱醫學院2號館,台北醫學專門學校時期唯一保留建築物,另一棟藥學館為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時期興建,內部設有醫療方面展覽室,亦為台北市政府市定古蹟。
9.生態池:位於臺大農場旁。是臺大瑠公圳復原計畫的第一期工程,建造經費是由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提供,第一期工程內容包括生態池區、舊圳道區、新設湧泉及水道區、水圳淨化區、瑠公橋、眺望平臺及休憩步道空間等,並栽植七十餘種水生植物於水源池中。瑠公圳在臺大校總區內是屬於大安支線的一部分,圳路經過校園內的農場、舟山路、小椰林道及醉月湖。
10.舟山路/台灣大學路:為基隆路舊道,原為台北市政府管理的公共道路,後校方與台北市政府協議,以退縮基隆路校地換取舟山路劃歸臺大校地,舟山路成為校地後校方採取打破原圍牆,使舟山路成為行人徒步區,並將兩側各系館庭園開放,鹿鳴館並成為委外商業休憩空間。
11.校總區農場:建有生態水池、生態屋(綠房子)。
12.共同三松:共同大樓前的三株樹形優美的松樹,其中2棵被列入台北市政府老樹保護列管,保護編號為10615-00048及編號10615-00047 。

好了!

這是行政大樓.

師長辦公的地方.

後面有路通到舟山路,

我曾經在這裏上過翁岳生老師的行政法.

從這裏也可以去另一個小福利社吃台大牧場出產的牛奶冰.

行政大樓前的噴水池.

我覺得日本人真的很厲害,

台大是建於1928年(昭和三年),

在那麼早之前,就有這麼宏觀的校園規劃.

這個噴水池和行政大樓,

氣勢就像世界各大名校一樣.

行政大樓就正對著台大的象徵-傅鐘.

台大的校徽就是以傅鐘為主體設計的.

一樣是紀念傅斯年校長.

台大有園藝系,

一流的人才照顧出來的就是不一樣.

花季真的不必跑陽明山,

台大就夠你看的了!

傅鐘和那兩棵椰子樹也搭配得相得益彰,

讓人一眼就知道這是台大.

這是台大女主角聚集的地方-文學院.

外觀看來就充滿文學浪漫氣息.

文學院位於行政大樓和傅鐘對面.

如果行政大樓是父皇,

文學院就是他最鍾愛的公主.

人類學系雖然棣屬於文學院,

但我們有自己的系館洞洞館,

所以我從沒進文學院上過課.

這裏有外文系、歷史系、中文系、圖館系、哲學系.

是出產台大校花的地方.

從文學院往外看就是這樣.

圖館系和哲學系不知移到什麼地方?

從前好像合在一起的.

走廊上的燈都這麼有設計感.

千百年不衰的拱門.

好了!

我們要走到隔壁去了.

這是台大的男主角-工學院.

男主角緊鄰著女主角.

工學院蓋成一個「工」字型,

把他的理性科學、實事求事表現得太淋漓盡緻了!

真的太佩服台大的建築師了!

文學院和工學院的愛情故事傳唱近百年,

不知孕育出多少佳偶.

當然怨偶也不少,

不過至少母校製造出這麼美好的環境,

讓你享有年少的輕狂與甜美,

美好的回憶,是任誰都奪不走的.

對面就通往生態池,這又是我不熟的農學院地盤.

從這裏回頭往校門口照,

我們已經走了好一段路了.

那棟台電大樓,在我們唸書時就存在.

算算已有30年以上的歷史了!

我同學說,現在回校園可以去公館捷運站租u-bike.

相當方便!

下次也要來試試!

椰林大道走到盡頭就是振興草坪和新的總圖書館.

振興草坪是紀念已故校長閻振興.

我入學的第一天,曾經跟爸媽、姑姑、舅舅、姊姊和她的小孩在這裏拍照.

那時才剛會走路的小Alice,現在已嫁為人妻了!

當時爸爸很高興我能在這麼好的環境就讀,

他語重心長的跟我說:要寫日記,好好的過每一天!

後來,我們一大群人就去鳳城吃合菜.

他們離開後,我就開始獨自探索台大生活.

從地圖看來,

這是圖書資訊系館.

可是我在學時,並不知道這是什麼館.

我都只是路過.

因為我的目標是旁邊的活動中心,

台大合唱團的練唱地點.

我大一時,

呂紹嘉是心理系大四生.

是我們台大合唱團的指揮,

拜他所賜,

我們唱了許多很棒的歌!

當時呂紹嘉就像王子一樣,眾月拱星.

他經常背著建中的書包、穿著建中的灰茄克.

流露出相當不凡的氣質!

據說他出身客家望族,

他們家族男的都當醫生,女的都學音樂.

但他細胞裏都是音樂,有絕對音準.

我們合唱團出外爬山,他就是我們的音笛,

四部靠他起音,就可以合唱.

所以大四應該就很確定要棄醫從音.

台大畢業後,他赴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及維也納國立音樂院深造。1988年入義大利Accademia Musicale Chigiana di Siena指揮班,隨大師G. Rozhdestvensky學習。1991年畢業於維也納音樂院。
在贏得法國貝桑頌、義大利佩卓地和荷蘭孔德拉辛三大國際指揮大賽首獎後,呂紹嘉展開他在歐洲的指揮生涯,於1995至1998年任柏林喜歌劇院首席駐團指揮,帶領了三十多部歌劇數百場的演出,奠定其傑出的歌劇指揮聲譽。
他曾任德國漢諾威國家歌劇院音樂總監,現任中華民國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

很榮幸我能在台大合唱團與他有小小的交集.

從活動中心出來,

我們要轉到小椰林大道.

活動中心從前是許多社團的社辦,

管樂社等也都在這裏,

所以經常有人在這裏進進出出.

活動中心裏有比較高檔的餐廳.

那是父母親來訪才可以吃到的餐廳.

我們沿著活動中心旁的小巷進來.

要往綜合大樓去.

大一多數的課都是共同科目,

我們的國文就是在右邊的綜合大樓上的.

台大的教授都很有個性.

記得那時我們的國文老師是中年男士,

他上課上到一半,

突然停下來,

看著窗外說:怎麼會有人想到用這麼醜的灰色蓋房子?

是不是很性格?

就是左邊這一棟灰色建築,

這對浪漫的文學院男生來說,是不可原諒的醜.

所以後來台大都不敢再蓋這種沒特色的房子了,

包括新的霖澤館、萬才館都是以紅磚為主調.

這就是綜合大樓門口.

也是從前大學聯考出題教授的圍場.

必須關在裏面出題,

直到聯考完才出來.

好了!

台大是不是很有趣?

今天才講一半而已,

明天再繼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yc0963014545 的頭像
    cyc0963014545

    記者莊雅珍台北報導

    cyc09630145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