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廼迪機場最醒目的就是上面的壁畫,
代表美國是世界的熔爐,
不過現在川普的保護主義,
將使先到美國的人,成為既得利益者.
結果飛機在機場上方盤旋了一個小時,都沒有空橋可以下降.
因為甘迺迪機場實在太擁擠了.
派接駁車來接我們.
看到阿聯酋的空中巴士A380,
這種機型因為是雙層,且太大,
不容易坐滿,不符經濟效益,所以後來停產了.
像美日這種空中交通非常發達的國家,
因為航班很密集,所以不需要大運量,
因此連一架A380都沒買,
目前最多A380的就是阿聯酋.
看過中國的新穎大型機場後,
覺得紐約機場好舊好簡樸喔!
但規模還是很大,
因為它要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人.
最棒的就是牆上的壁畫,
你彷彿可以看到200年前懷抱著美國夢的人,
來到美國的盛況.
甘迺迪機場是於1942年始建,1948年7月1日首次有商業航班,並於7月31日正式命名為「紐約國際機場」,但有時也被稱作「愛德懷德機場」(Idlewild Airport)。1963年11月22日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遇刺身亡,12月24日機場改名為「約翰·菲茨傑拉德·甘迺迪國際機場」以紀念這位先總統;隨後,機場的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機場代碼由IDL更新為JFK。 1994年啟用了塔台,高度為97.84米,合321英尺。 1998年開始建設的輕軌機場捷運系統AirTrain JFK於2003年12月17日開通使用,與紐約地鐵及長島鐵路相連。
看到這些壁畫,真是有莫名的感動.
因為台灣深受美國文化,
這些圖畫都曾在電影上看過,所以很清楚背後的故事.
對我父母那一代,或許日本是第二個故鄉;
但對我們這一代,美國就是第二個故鄉.
紐約機場是1948年營運,也就是民國37年,那時國共戰爭激烈,中國殘破.
1963年甘迺迪遇刺,也就是民國52年,我在那年出生,為了紀念甘迺迪,所以紐約國際機場改為甘迺迪機場,這是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但中國還在毛澤東年代,毛澤東1976年9月9日死亡,鄧小是1978年才擔任中國領導人,經濟才開始起飛.
2018年美國川普對中國習近平發起貿易戰爭.
我是1988年開始在報社工作,當時大學畢業生的起薪是3.4萬元.(江澤民為中國領導人)
2019年大學畢業生的起薪是2.8萬元.
也就是台灣經濟為了追求民主,空轉了30年.
老公說:來紐約才知道那才是世界中心.
因為他是先到美國留學,才到中國旅遊.
而我則是先到中國旅遊,這次才初到美國.
關於「世界中心」這句話,或許文化、政治、金融,紐約是世界中心,
但硬體設施,美國就輸中國太多了!
因為越晚建設越厲害,
北京的機場群,我是見識過,
絕對比甘迺迪機場豪華新穎不知幾倍!
中國各城市的馬路也都比紐約的小街小道,不知大幾倍!
難怪中國崛起,美國如此緊張.
在美國幾乎沒有文字問題,
一來是英文看得懂,
且現在陸客多了,也都有中文.
我爸爸曾經說:他第一次到日本,有回到故鄉的感覺.(因為他出生和童年都是日據時代)
我第一次到美國,也有回到故鄉的感覺.(因為自小深受美國文化的熏陶)
美國給我的感覺就是效率實用,厠所乾淨好用,
不像中國那麼奢華浮誇,厠所可能故障待修.
離開機場區,燈光就都沒了.
沿路幾乎也沒路燈,
真的見識到美國的地廣人稀.
好不容易看到一點亮燈和光雕,
這應該是紐澤西很重要的地標.
大廳都小小的,不像中國那麼氣派.
當然也就較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