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僕人,不必做主人的事 20110126莊雅珍
最近小兒子要考大學,他整日都心飛飛的,有一天他跟我說:「媽!我什麼事都做不好,書也讀不好,電動也打不好。」我一聽啼笑皆非,他怎麼把讀書跟打電動相提並論呢?不過我想,他是說,讀也讀不好,玩也玩不開心。他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大學要唸什麼?以後要做什麼事?
其實我從前也一直有這樣的困擾,國小我的志願是寫當女法官,高中時,我一直逼自己安靜下來唸書,所以我考上台大,因為爸爸希望我當法官,所以轉到法律系,畢業後考不上法官,我就去當記者,生了兩個小孩之後,前夫外遇, 31歲剛離婚時,我又花了三年時間準備考司法官,但還是考不上,為了養育兩個兒子,我努力上班、賺外快,開始投稿到報社、寫書、翻譯書、上電視通告、投資理財,45歲再婚變成四個兒子的媽,但又遭逢金融風暴,公司吹起裁員風,我擔心沒工作,所以又花了兩年時間準備考司法官,還是沒考上,現在我仍在新聞崗位,過著庸庸碌碌的生活。
我跟吳淡如是大學同學,她大學時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所以當大家都在準備司法官考試時,她去唸中文研究所,之後當作家、主持人。前幾天看了台灣鋼鐵大王林義守的專訪,他14歲賣雨傘、賣布,看到布軸上的不鏽鋼管,就投入鋼鐵事業,他說他從賣雨傘到開鋼鐵公司、開大學、開醫院、開義大世界,他永遠會看到目前工作之後的新目標。蘋果電腦的老闆賈伯斯有一篇很有名的演講「求知若渴,大智若愚(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他分享了人生三段精彩故事,勉勵學子永遠都要做自己熱愛的事。
我很羨慕這些聰明的成功者,因為我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熱愛的事是什麼,從小到大,我一直追著別人眼中的錢途跑,跑久了,也不知道自己熱愛的事了。我想小兒子也是如此,因為同儕壓力,他想要當一個功課很好、考上名校的人,以後當一個有錢人。因為在這些要求中生活久了,所以也不知道自己熱愛的事,即使知道自己熱愛的工作,但也很難讓志趣與工作結合。
我鼓勵小兒子,如果不知道要做什麼事,就把上帝丟在你面前的事做好,這樣就會慢慢走出一條明確的路。因為本來我們就不是人生的主人,我們並不知道什麼對自己最好,我們只是僕人,僕人豈能做主人的事?我告訴小兒子,你不要妄想做主人的事,只要照主人的吩咐,把目前的事做好即可。僕人只有緊緊跟隨主,才能了解主人的心意,這是僕人惟一能做的事,所以你每週主日一定要去教會,每日要讀經、禱告。小兒子對前途的焦慮和迷茫就消失了,因為只要主人沒吩咐他就不必做,有吩咐他才做,這種「執行面」的事,他可很在行。
在跟小兒子談話的過程,我也對自己再教育了一次, 回首我自己的人生,如果沒看到上帝的恩典,就是一般人口中庸庸碌碌的一生。但如果看到上帝的恩典,就是奇妙精彩的旅程。其實從我開始當單親媽媽時,就苦尋不著自己擅長或熱愛的事,所以我就把生活座右銘訂為「把上帝交辦的事做好」,這句話真是好用,我因此一步一步用心養育兒子、寫了「單親媽媽 滿分家教」和「一個人的幸福理財」兩本書,經營單親生活、寫書,也都是很有原創性的,為什麼傻呼呼的我能完成這等難事呢?答案就是上帝的帶領。我像錄音機一樣把上帝教給我的解決問題方法寫在書裏,把經驗記錄下來分享給同樣景況的人,That’s all!
我記得高中有一位同學,她的志願就是當記者,但她就是考不上新聞系、當不了記者。大學時,有一位同學在準備研究所時,在桌上寫著「政大新研所或醉月湖」,換言之,如果考不上政大新聞研究所,她就要去醉月湖投湖自殺。在她們眼中當記者是一生的志願,那我現在的人生豈不是她們最羨慕的人生?我居然人在福中不知福,不知上帝已為我安排了最合適的路。
弟兄姊妹!你們是否也是如此?
「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箴言16:9)
我們只是僕人,何必妄想自己像主人一樣會掌舵呢?